「2025 生物多樣性航天育種計劃」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以下稱:學院)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以下稱:協會)攜手開展,旨在通過體驗式教學、研究型學習提高中小學生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激發學生使用數據分析、研究探索航天種子背後的科學,實現跨學科教育意義。
航天育種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境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子、新材料的作物育種技術。
計劃自 2015 年開始,由中華基金中學作為首間香港航天種子育苗中心學校。第一代太空豇豆種子經過同學精心培育順利收成,而同學們通過參與項目有了進一步思考 – 提出「已經搭載過的種子再次進行搭載會帶來什麼影響?」等問題,提名豇豆種子再次搭載。同年,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同學們以含羞草的頑強生命力及其對香港的價值為由而做出推選。同學們的提名打動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評審,豇豆、紫紅長茄、抗病瑞紅番茄、含羞草種子由2016 年 4 月 6 實踐十號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搭載。成為第一批由香港同學提名的、別具意義的太空種子。
2020 年 5 月 5 日,長征五號 B 搭載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發射,其中搭載了由香港同學提名的蝶豆花、秋葵、旱金蓮種子。
2022年,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於國情教育展覽室佈置生物多樣性航天育種主題展覽,並開展了一系列的落種儀式、學校參訪、學校分享研討會、到校主題講座等活動,並積極鼓勵學校配合工作坊和教學項目,圍繞航天育種,在校建立STEAM花園。
2023年,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支持香港教育大學校友會、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校友會開展全港中學及小學 「他」來自宇宙-太空種子種植體驗計劃。
至今,生物多樣性航天育種計劃獲多間中小學積極參與,反響積極。
2025年4月12日 |
項目啟動及比賽報名 · 於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舉辦項目啟動儀式 · 包括生物多樣性航天育種專家講座、展覽、歷屆參與學校經驗分享等活動。 · 學院將為已通過線上報名及安排報名費的學校頒發太空種子。 · 學校亦可現場進行報名,種子將在4月12日活動結束後由學校安排校工 / 老師赴本學院領取。 · 地點:香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香港新界沙田大圍豐石街1號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
2025年5月至7月 |
參賽隊伍進行種植體驗活動 學生開展種植體驗活動,進行記錄並準備報告。 |
2025年6月30日前 |
提交太空種子甄選提名報告 學生需準備並提交太空種子甄選提名報告,經過評審後選出今屆計劃的太空種子品種。 |
2025年 7月31日前 |
提交太空種子體驗種植報告 學生需準備並提交太空種子體驗種植報告,經初選評審後安排優秀隊伍於10月進行現場匯報。 |
2025年7月至9月 |
提名評審及參與航天搭載計劃 學生提交的太空種子甄選比賽提名報告經過香港地區評審後,將經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安排參與國家航天搭載計劃。 |
2025年 9月 |
初選評審結果通知 學院將通知參與學生組別初選評審結果,並安排優秀隊伍準備於10月進行現場匯報及獎項評審。 |
2025年10月4日至10日(世界空間周) |
舉辦主題活動、學生匯報、現場品神及頒獎典禮 優秀隊伍將進行現場匯報,參加評審。 活動亦將邀請所有參與學校出席,包括學校分享、成果展示及展覽、研討會、頒獎典禮等環節。 |
*學院保留因應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項目時間表的權利,請以活動網站公佈的最新資料為准
本次比賽包括太空種子種植體驗比賽以及太空種子甄選比賽兩個項目,每個參賽隊伍可選擇參加兩項或一項比賽。
報名渠道(一):線上報名
B. Payme(請將入數紙 / 轉賬截圖發送至 event@hiesd.org )
報名渠道(二):現場報名
比賽網頁:https://hiesd.org/wp/hk/spaceseeds2025/
查詢電話:2312 7696
電郵查詢:event@hies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