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沁教授是管理学学士丶国际贸易学硕士丶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核淮风险评估策划师(CRP)丶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资深会员(1996-2014)丶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划师学会(WISDP)资深院士(Senior Fellow)丶可持续发展规划师(CSDP)。
张沁教授自1991年起从事资产管理丶风险管理及产业营运开发等工作,积极参与开发区及城市新区开发工作,为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完成国际招商丶海外融资丶产业重组丶并购上市等。1998年张沁教授作为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代表处主任(1998-2014)开展国际会计资格认证,先後与清华大学丶上海财经大学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丶南开大学丶暨南大学等20所中国内地高校开办国际会计专业。张沁教授曾先後担任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财经发展顾问(1998-2003)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及开发顾问(2000-2005)丶以及山西省吕梁市政府顾问(2017至今)。
2002年起张沁教授致力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及开发,并积极策划与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MBA客座教授(2004-2006),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中港合作中心副主任(2007-20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 专家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席 (2016-2019) 。她的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包括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丶监测评价丶可持续发展规划与治理丶创新教学丶社会科学。
张沁教授亦曾主持十馀项国内外研究课题,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2010)丶教育部综合研究编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主编:陈小娅)(2009),国际丶国内学术论坛及刊物发表论文四十馀篇,专利1项丶软体着作权6项丶主编出版着作9本,包括:《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ISBN 978-988-79581-0-9 (2019),UN75 Dialogue Booklet《联合国75周年对话 - 香港故事》ISBN 978-988-79581-6-1(20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校本课程案例手册》 ISBN 978-988-75669-2-2(2021),《碳素养与低碳生活》ISBN 978-988-75669-4-6(2022)等。
张沁教授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丶环境与生态保育,践行公民社会责任。张沁教授积极支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每年资助失学女童及贫困大学生,於2000年获委任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功勋理事;2002年,於首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获授予「慈善爱心人士」,名留中国八达岭长城「中国儿童慈善功德碑」;2006年获「女性世界」华人精英女性「社会服务奖」银奖;2012年获选为「中国十大杰出管理人物」;2013年获「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开拓者奖」;2018年获「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人物」,带领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HiESD)荣获「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年卓越团队」,为香港地区荣获「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年最具影响力地区」。
陶教授是知名教育家,重要的教育贡献包括:(一)引领和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二)推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三)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促进因材施教(四)积极参与促进中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五)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六)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八)促进国际民间教育交流活动
陶教授亦发表过大量关於教育的文章和书籍,曾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及《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丛书》,着有《让失败率为零 — 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丶《一路走来 — 陶西平教育漫笔》丶《沉浸於求索之中》丶《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丶《在反思中创新》等。
博士(伦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3-2008)
薛教授现为中国飞机租赁有限公司顾问及中国机场协同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他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1977年至2007年间任香港大学地理教授兼地理与地质系系主任。2008年至2013年间任香港浸信会当代中国研究高级研究所创会所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丶中山大学丶暨南大学丶西安交通大学等中国多所着名大学的名誉教授。
薛教授亦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3-2008)、广东省省长顾问(2000-2005)、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港口及海事委员会委员 、港湾发展委员会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口发展委员会。 薛教授发表了大量关于城市研究和发展战略以及比较城市化的文章。 目前,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航空业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018 年是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成立 15 周年。 在各方支持下,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和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共同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起北京和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15周年,并得以发表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2013-2018)。
2018 年 9 月 21 日,研究所组织了国际和平日庆祝活动。同时,研究所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WFUCA)交流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CNFUCA)主席,陶希平教授丶世界足联名誉主席迪,伦德拉·巴哈特纳加尔先生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秘书长丶印度协会和 WFUCA 主席,以及12 名执行委员会成员出席了庆祝活动和交流会。积极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丶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丶广东省教育督导协会丶华南师范大学丶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发起并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论坛。
论坛针对大数据创新教学实践丶质素教育丶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为教师提供多次交流培训。 2018年,学院和协会与其他各方合作,为学生组织了各种研究和学习项目,包括与香港着名大学合办的STEM教育大学夏令营丶和平花园国际文化交流研究营就职典礼丶由香港民政事务局青少年发展委员会资助的历史追踪及教育戏剧计划,香港学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多媒体研究学习营。全年有2000馀人次参加研究学习计划和培训计划。 2018年,全球公民教育计划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协会发起,并由香港赛马会赞助。
HiESD 支持联合国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HiESD 将继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 未来一年将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ESD),HiESD的发展政策是在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行动。 在教育方面,HiESD 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协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划师学会 (WISDP) 合作,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扩展到行业和商业组织。 在可持续发展行动方面,未来几年的主要行动是SDG 行动 26908丶智慧健康学校丶大数据实验室丶健康数据服务研究。
可持续发展教育:
小学丶中学丶健康六维丶可持续发展基础项目丶工商业组织丶金融丶工程丶管理丶教育丶商业组织和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培训和颁授丶在线培训丶在线学习( 练习丶测试和技能识别)。
可持续发展行动和目标:
SDG 行动 26908丶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合作中心 - 香港大湾区 (GPC-GBA HK)丶智慧健康学校(中国和香港)丶大数据实验室(与中兴通讯合作)丶健康数据科学研究(合作夥伴和提供资金)。
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计划:
可持续发展谘询(如可持续发展城市)丶智慧城市丶大湾区可持续发展